11月24日下午,由团委、长清湖校区办公室、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第四十一期“湖畔思享汇”在长清湖校区历社学院综合楼214教室举办。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尹承应邀做了题为“从《琅琊榜》和《芈月传》看古人的礼仪生活”的报告,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
报告伊始,尹承带领大家以春秋战国的视角审视《琅琊榜》和《芈月传》中的礼仪细节,解读古人的拜礼。他提出,拜礼的前提是凡跪必拜,而其归属则为曲礼。同时,他强调,拜礼的基本要素是头部和手部的动作,不同动作所代表的拜礼类型也有所不同。接着,他从男子不同的拜礼类型入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第一,男子的拜礼以稽首与拜手为主,而主宾相见的正确礼仪为再拜稽首。尹承以《琅琊榜》中士人相见与拜揖为反例,向大家指明了此种做法的不正确性,并亲自示范其正确做法,加深了大家的印象。第二,臣见君时应趋礼。尹承引用《论语》之中的“趋进,翼如也”和《礼记》之中的“行而张拱曰翔”的描述来向我们说明趋礼的姿态,并用《礼记》中“堂上不趋”来说明其使用场合。第三,关于行礼中鞋子的放置问题,尹承用《礼记.曲礼》中的“履不上于堂,解履不当阶,就履,跪而举之,屏于侧”向大家做出了详细地解释。而谈到女子的拜礼,尹承指出,女子的拜礼较男子的相对简单,分为肃拜与手拜、插手、顿首几类,但顿首往往应用于最紧急情况。在此基础上,尹承又提出了几种特殊拜礼,包括顿首、奇拜、振动、军礼等,并尽己所能地一一展示,以直观地传授拜礼细节。接着,尹承带我们通过曲礼——礼的微文细节分析几千年的社会变迁、得出历史经验,而这也正是曲礼的价值所在。最后,尹承亲切耐心地针对学生“礼仪是否具有普适性”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整场报告会历时两小时,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尹承,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宋代礼制史、文献学与古籍整理。主要作品:《宋太祖诞生神话表微》,《东岳论丛》2015年第4期;《国图藏<国朝册府画一元龟>考》,《文献》2015年第2期;《北宋佚名<景德四图·契丹使朝聘图>考释》,《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1期;《周林汲先生年谱》(第一作者),《珞珈史苑》2012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章学诚<周书昌别传>笺证》,(台)《书目季刊》42卷1期(2008.6)。《评张文昌著<制礼以教天下:唐宋礼书与国家社会>》,(台)《汉学研究》32卷4期(2014.12);《宋代史料整理的精审之作——读<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宋史研究论丛》第14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北宋讲武礼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