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青年
首页 > 服务青年 > 正文
冬日逐光——法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次数:

2025年寒假期间,法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号召,组建了75支实践队和559名学子(包含140余名青鸟计划等个人项目学子)奔赴山东省、陕西省等15省的38个市级行政区,开展各类寒假实践活动。

1.守卫清风

“守卫清风”团队由法学院院长荆月新、2023级辅导员刘亚川琦、青年教师孙庆春共同带队指导。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探讨网络暴力信息的治理现状,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围绕网络暴力的治理这一核心议题,深入一线,实地走访。他们先后前往威海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网安大队等关键部门,了解当前网络暴力的治理措施、治理阻碍及协同合作机制。未来,“守卫清风”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坚守使命,不断深化加强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2.乡村法治同行者

“乡村法治同行者”团队由法学院师生共同组成,在刘娜老师的带领下,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法治建设,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调研与普法实践。团队先后奔赴济南市长清区、槐荫区、济阳区及聊城市莘县的人民法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多地,探索司法服务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

团队走进大学城、归德、燕店等人民法庭,系统调研法庭在知识产权纠纷、农产品交易矛盾、家事纠纷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学习“法护菜乡”工作室多元解纷模式和“涉瓜菜纠纷审判团队”高效审理经验。同时深入济清·江楠国际水果交易中心、济南曲堤黄瓜批发市场等农产品集散地,通过走访商户、农户及市场管理者,揭示交易合同不规范、法律意识薄弱等痛点,为后续精准普法奠定基础。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刻体悟“脚沾泥土,方知民情”的真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乡村法治建设,以调研促行动,以服务暖民心,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3.法言童语

“法言童语”实践团队聚焦学龄儿童法律思维启蒙,秉持“寓法于趣、润法于心”理念,深入济南市文恒社区、常春藤社区,开展系列法律思维教育公益活动。团队通过设计童话情景课堂与模拟法庭实践,引导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法律魅力,培养法治思维,为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注入活力。

团队突破传统普法模式,以经典童话为切入点,原创改编《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等剧本,融入法律争议与思辨元素。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带领儿童化身“小法官”,从多视角分析“大野狼行为是否应受惩罚”等议题,激发儿童批判性思维。课堂引入象征公平正义的“獬豸”神兽形象,结合“三轮模拟法庭”环节——从自由讨论、倾听申诉到理性判决,逐步引导孩子理解程序正义、责任认定与法律后果,让抽象法理在趣味互动中具象化。

实践中,团队同步调研儿童法治教育现状,探索“法律+戏剧”“知识+实践”融合路径。未来,团队将持续开发系列课程,拓展服务范围,推动法治思维向低龄儿童群体覆盖,为社会法制建设筑牢根基。

4.援“沂”至理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

援“沂”至理宣讲团所进行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山东省委、中共临沂市委联合开展,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力求以最真实、最生动的方式将沂蒙精神展现给广大群众,引导青年学生弘扬沂蒙精神。

团队成员怀揣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对沂蒙精神的敬仰,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公开宣讲的形式将沂蒙精神传递给各大高校的师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村居等,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讲述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诠释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到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力量。

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着志愿服务精神,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努力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区块链小组

“区块链小组”寒假实践团队聚焦农产品供应链与售后环节的证据管理难题,于2024年2月4日分赴济南市长清区德裕村、济宁市丁郗村及潍坊市庙子镇,开展农产品供应端、售后端证据获取状况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与技术分析,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破解农业维权困境中的实践路径,助力构建可信、可溯的农产品交易生态。

青春因实践而精彩!法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从繁华都市到广袤乡村,从庄严法庭到温馨社区,他们的身影,在法治建设的征途上熠熠生辉,成为一道无法忽视的亮丽风景。在持续的调查走访、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中,学子们褪去青涩与懵懂,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未来,他们将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奏响属于青年一代的法治华章。

供稿审核人:唐琨

原文链接:http://www.law.sdnu.edu.cn/info/1421/37931.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