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齐鲁乡村教师研修基地在山东淄博成立,并召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家炳教育书院)主办、山东淄博高新区第八小学承办。来自全国高校、教育科研院所、乡村学校的近百名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乡村教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乡村教师的质量提升和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有学者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家庭子女挤进城区还是留守乡村的求学选择,提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抓手。也有学者提出国家分配、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是当前中小学师资的主要来源方式,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是我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质量,得到与会学者普遍关注。有学者主张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切实减轻乡村教师负担、激发乡村教师社会情怀和保障乡村教师话语权等途径,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乡村教师的生命质量。也有学者提出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乡村儿童发展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乡村民众的满意程度、乡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乡村教师是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数量满足与结构化兼需、专业性与公共性兼备、硬知识与软技能兼培、学生发展与乡里贡献兼评,则是推进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来自教学实践一线的校长教师分享了自己对专业成长的理解与行动。有教师以自己如何在教学中发现并研究问题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凝练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开发、拓展教育研究的心路历程,并将之归结为破茧成蝶的过程。有校长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教师跨校走教、全镇教师一体化教研和评价等措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校长主张真正的教育离不开与学生的交往,教师正是在用爱心、真心和恒心温暖孩子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理论引领、名师指导、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而这些都是外力作用。外部支持固然重要,最关键的还在于唤醒教师自身的内生动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同样也是自己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11/04/content_60126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