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永恒追求。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面对深远星际的测控通信难题,从2004年1月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开始,参与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不畏艰难、砥砺奋进,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孕育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奋力创造星际探测、航天发展新辉煌,不断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篇章。
形成发展
伟大精神源于伟大实践。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伴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坚定的足印,一步步将探索月球的梦想变成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从“望月”到“奔月”再到“揽月”,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中国航天人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探月精神。
在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中孕育。深邃苍穹隐藏着未知,玉盘玉兔托举起梦想。自古以来,皎皎明月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和丰富情感。从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到敦煌飞天的精美壁画,从“起舞弄清影”的诗情画意到“可上九天揽月”的壮志豪情,38万公里外的那一轮明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魂牵梦绕之所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培育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为实现飞天揽月之梦奠定坚实基础。1994年,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探月精神,在飞天追月的梦想中萌发,在伟大精神的滋养下孕育,激励中国航天人开启月球探测的伟大征程。
在不畏艰难的探月征程中形成。不负梦想,筑梦前行。中国航天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畏艰辛、勇往直前。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与地球的距离突破1亿公里,创造了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把玉兔号的足迹留在了月球上;2018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中首次提出“探月精神”一词。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流星般划破天际,携带着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安全抵达着陆场。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希望大家“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在勇于进取的星际探测中升华。探月精神催人奋进,逐梦深空正当其时。2022年,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探索将迈向更远深空。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指出,“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中国航天人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深刻内涵
探月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接续奋斗和成功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巡视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月球探测的每一个重大突破、每一次成功实施,都生动诠释了探月精神的无穷力量,闪耀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光芒。
追逐梦想是探月精神的内生动力。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探月事业就是一次逐梦之旅。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航天人坚持追逐梦想,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放弃,彰显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正是对伟大梦想的不懈追逐,在伟大征程中的不断迈进,追月逐梦的华夏儿女才能勇往直前,展现出“月宫取宝、月轨对接、太空投递”的英雄壮举。
勇于探索是探月精神的核心支柱。勇于探索是实现梦想的支撑,善于创新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航天人坚持勇于探索,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破解一道道科学难题,彰显着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不懈追求。从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一探三”的多目标探测到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从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到嫦娥六号首次实现人类历史上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一个个“首次”的背后,无不是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生动体现。
协同攻坚是探月精神的坚固基石。团结就是力量,协同才能攻坚。作为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庞大工程,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航天人坚持协同攻坚,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树立了协同创新、勠力攻关的光辉典范。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嫦娥”。中国探月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体化”研究论证、“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每一步跨越都凝结了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万众一心、全民托举的强大支撑。
合作共赢是探月精神的博大胸襟。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国航天的一贯宗旨。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航天坚持合作共赢,主动开放部分资源,积极共享探月成果,彰显了共同发展的高远格局。科学无国界,合作有未来。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深空探测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开放务实、合作共赢的大国胸怀。
时代价值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的无数建设者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电祝贺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乘势而上,“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探月梦连着航天梦,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月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奋进新时代、再铸新辉煌的巨大动力,也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激发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的蓬勃活力。“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充满挑战的领域,中国探月人不畏艰险、永不言弃,自主创新、不胜不休,奋力攀登世界航天科技的制高点,充分体现了勇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胆魄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勇于探索才能攻坚克难,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动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加快实现质的飞跃、系统提升。
凝聚举国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探月工程的顺利推进、不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结的是跨部门、跨地区、跨专业的团结协作,汇聚的是全国人民的整体力量,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形成全党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汇聚胸怀天下、造福人类的强大合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开放合作的中国航天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扩大探月朋友圈,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坚持胸怀天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各国加强发展合作、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