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蒲公英”实践队一行12位志愿者们,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协助镇政府进行乡村围墙美化工作,以墙绘的方式勾勒“古城文化”发展蓝图;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新时代青年力量;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让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充盈侨乡大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月1日下午14时镇政府召开了大谢集镇昌邑故城及汉代文化座谈会,充分介绍大谢集镇的历史文化,让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当地的历史风情,为对接下面为期一周的墙绘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月1日下午座谈会召开结束后,在党委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郑庄村、侯花园村、后昌邑村三个墙绘工作点。在参观过程中,大谢集镇党委副书记陈雷廷、大谢集镇宣传委员宋德成向同学们介绍了三个重点村墙绘的相关情况及作品要求。
在近千米的围墙上,以“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二十大精神”、“廉政”等为主题,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作品,深受当地老百姓的赞美与喜爱。尽管这是志愿者们第一次下乡,并且天气炎热难耐,志愿队仍全身心投入,挥动画笔,参与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创作之中。汗水很快浸湿了所有人的衣襟,但志愿者们毫不在意,也不曾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于艺术的执着与忠诚,志愿者们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画墙绘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在绘画的过程中,大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规划设计,有的负责上色,有的负责打理工具等。通过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完善作品。团队协作不仅取得了完美的绘画效果,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相信这次宝贵的经历会对志愿者们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把当地历史文化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绘制到墙面上,赋予墙壁新的面貌,也学会了很多绘画技巧,体会到了: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体会到了公共艺术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涵,为助力乡村振兴汇聚青春力量。
审核人:张丹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cMbxEnBGAN1kl7qaChU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