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社会实践】经济学院金葵花暑期反诈防骗宣讲活动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各类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23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葵花暑期反诈防骗宣讲队积极开展反诈防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反诈防骗特色品牌。依照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十大高发诈骗类型,宣讲团共分为3个小组,每组负责一类专题诈骗类型在周边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进行反诈防骗宣讲。

前期筹备,规划创新形式

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为完善宣讲PPT的结构,增强宣讲材料的普适性,小组成员将每种诈骗类型按照诈骗手法揭秘、案例分析、防范措施的顺序进行了整理排序。同时,部分成员还对本年度公布的"全区电诈警情通报"进行梳理与统计,以身边的警情为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手法,增加小组成员的反诈防骗知识储备。除此之外,金葵花团队成员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宣讲方式,比如制作反诈防骗海报进行分发、利用电视剧和电影等方式进行宣传等。

中期落地,宣传稳步进行

在宣讲过程中,队员们根据精心制作的PPT和宣讲稿,按照诈骗手法、案例分析和防范措施的顺序对每种诈骗类型进行了介绍,拆解分析现实中的诈骗手法。队员们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开展说教,真正让群众听得懂、听进去、愿接受,引导群众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守牢自己的“钱袋子”。

宣讲内容首先指出在虚假购物陷阱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对不寻常优惠的警惕,过分高额折扣或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可能是诈骗的先兆。宣讲中还提到要学会怀疑过度优惠,并养成核实信息的习惯;辨别真伪。仔细核对卖家的信誉、商家的注册信息、商品的详细描述和客户评价。如发现相关信息缺乏或不一致,应多方面进行考量,避免盲目购买;安全支付。消费者要使用受信任的支付平台进行购物,并确保支付页面使用加密协议,以保护个人银行卡信息的安全。应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网络进行交易,以减少被黑客攻击的风险;投诉举报。如果发现虚假购物欺诈行为,消费者应立即向相关机构报案并向电商平台或警方进行投诉举报。

紧接着,宣讲成员强调反诈防骗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警惕心理与防范心理,绝不向陌生网友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当群众意识到误入犯罪分子“魔爪”之中时,应该立刻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拨打110或向街道委员会反应等,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损失降到最小。

另外,宣讲成员还向居民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对诈骗的辨识能力,切勿贸然相信陌生人。其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和财务状况,谨防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此之外,金葵花反诈组织还派出多名宣讲员,于所在社区开展“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宣讲活动。宣讲员就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的常用的三步套路、该诈骗类型的特点以及如何针对性的进行诈骗防范三个方面展开了重点讲解和宣传。结合身边显而易见的案例,宣讲员生动地对目前游戏用户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犯罪分子如何利用用户法律知识欠缺而实施诈骗行为套取钱财。

此外,团队成员马梦瑶采取线下走访的方式,通过访问应届考生、考生家长等了解大家对高考“提前查分骗局“的了解情况。通过案例讲解,向他们介绍该种骗局的开展途径和实际目的。她提醒考生及其家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号码或未经核实的信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后期总结,自我反思升华

面对当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骗术层出不穷的现实形势,经济学院金葵花反诈宣传小组精心准备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通过传播相关理念、介绍诈骗手法、分享防范措施等,宣讲对象深入了解到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诈骗手段,加强了公众的反诈意识。此外,宣讲成员还与公众深入交流,探讨公众身边真实的诈骗案例,实际了解公众的相关想法与困惑,帮助公众提高警惕,进一步增强反诈安全意识。

宣讲得到了大众的积极反响,小组成员也进行了反思总结,成员们均表示深刻认识到了本次宣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提高了成员们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后续主题的反诈宣讲夯实基础。

2023年金葵花暑期反诈防骗宣讲活动已经拉开序幕。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仍有相当数量诈骗的消息不断传来,针对性地提高人们的反诈意识及能力十分重要。金葵花暑期反诈防骗宣讲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大家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能够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反诈能力,避免让自己成为诈骗分子割“韭菜”的对象。

审核人:梁开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lE03mVP5BhJWBhpC65xV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