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法学院团委】微光“团”聚,点亮青春——法学院“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行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 浏览次数:

在校团委组织评选、表彰的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组织及个人评选中,法学院团委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2022年度学校“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法学本2001班团支部荣获“十佳团支部”称号,法学本2001班商文韬荣获第七届“学子之星”称号。这一系列荣誉源于每一位法学学子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奋斗,彰显着法学院“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行动扎实有力的育人成效。

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法学院团委启动“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行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以思想引领教育、综合素质提升、志愿精神锻造为抓手,助力法苑学子成长为向上、向美、向善的新时代好青年。

“团团向上”,用思想引领教育为青春“打底色”

思想引领教育是共青团工作的应有之义,如何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触动心灵、引领成长,是学院团委一直在思考的命题。学院团委聚焦学生特点、立足专业特色,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形式,通过“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有思想高度、有青年温度、有青春靓度的铸魂育人体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梁肖在指导共青团工作开展时指出:“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工作要提升思想引领能力,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契机,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学院团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围绕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着力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百年团史、青春讲述”法苑青年说活动中,学子们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营养;在“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校园推理大赛中,团委将理想信念教育寓教于乐、寓学于新;在“感悟时代新变化、坚定初心再出发”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挖掘红色故事,宣讲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团队聚焦红色教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先后走访红色教育基地50余处,采访党员、模范人物60余名,挖掘红色故事30余篇,完成红色调研报告60余篇,拍摄党员微视频20余个,辐射带动65个团支部,将红色精神更广泛地传入青年心中。以该团队社会实践为依托的项目获“挑战杯”山东省红色专项一等奖,团队成员获山东省首届“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

这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学院团委扎实开展“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工作的缩影,也是一堂堂直抵青年内心的党课团课,带领着青年不断激发情感共鸣、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团团向美”,用综合素质提升为青春“勾线条”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的嘱托……”这是“十佳团支部”获得者、法学本2001班团支部集体开展的一节团课上的内容,也是该团支部扎实前行的真实写照。

2022年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开幕,法学本2001班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开幕式,探讨如何在新征程中实现青年新作为。现如今,这个由44位积极进取的青年组成的团支部,已有中共预备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11人,并成功斩获学校“十佳团支部”荣誉称号。“当一个集体充满迎难而上、朝气蓬勃的精神时,支部成员才能努力奋发,让集体变得更好。我们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法学本2001班团支书刘浩然坚定地说道。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集体,成员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积极奋斗。2022年,该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团支部品牌建设项目”号召,申报“引航—青年热点沙龙”项目获得重点立项,并于今年3月以优秀等次顺利结项。提到该项目的建设过程,2020级辅导员杜丽佳说道:“‘引航’聚焦青年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和成长素质提升,力求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实效的团支部建设品牌,引导青年成长为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品牌项目建设的过程也是支部成员投身科创实践、探索法学魅力、增强专业认同的过程。在“引航”项目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赛事并斩获佳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率达100%、“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专业竞赛参与率达90%,获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全国二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2022年,法学本2001班班长田佳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并成功结项。她分享道:“我们曾为调研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现实问题实地考察过30多个地市,也曾为破解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难题绞尽脑汁,所幸努力后就有成效。而这些经历也将会给我的未来留下充实、无悔的青春回忆。”

学院团委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搭建专业素质提升平台,营造“团团向美”的学习氛围。团委不仅打造“名师导航”“青师引航”“朋辈助航”分层次、分阶段的科创能力培育体系,还精心打磨包括“京师杯”模拟法庭比赛、“律苑星辉”法律人风采大赛、法律文书大赛在内的专业学术比赛,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提升的大擂台。“在学院提供的专业平台上,我接触到了各类民事案件,这坚定了我考取民商法学、继续在法学道路上前进的决心。希望法学院培养出更多德法兼备的法科人才。”曾经的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如今已保研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赵汉清如是说。

“团团向善”,用志愿精神锻造为青春“渲华彩”

疫情“猖獗”的3年,也是商文韬坚守防疫志愿服务一线的3年。自2022年3月学校首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起,法学本2001班商文韬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参加防疫工作至今,他在岗服务时间已超过600小时、累计服务2000余人。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嘱托,无论是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他始终冲在前列,用责任和担当书写青年向善的志愿风采,最终获得第七届“学子之星”的荣誉称号。

法学院团委注重引领青年学子志愿精神的塑造,让像商文韬一样致力于志愿服务的青年学子在实践服务中强化责任担当、实现青春价值。“法科学子的手中当有一把捍卫正义的利剑。怎么用?用在哪?为谁用?这应当是每位学生的必答题。学生的法律实践服务是学生素质提升的着力点,也是落脚点。投身学校服务和社会法治文化建设是每一位山师法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唐琨在积极探索着实践育人之路。

学院团委依托“宪法小卫士”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宪法学习服务,学校连续两年线上学习参与率100%,平均成绩位列山东高校首位,获评山东省第六届“学宪法、讲宪法”先进单位。学院团委还着力打造“学子法律援助中心”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律援助服务品牌,成立“微校守护者”法治宣讲团,打造“好听的法律”普法课堂,推进沉浸式法律宣传。组建“律师+志愿者”办案团队,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余件。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锤炼法律实务能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钱立峰等5名志愿者在近6个月时间里,帮当事人追回劳动报酬2万余元。他感慨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巩固专业所学,也用孜孜不倦的援助行动构筑起当事人最坚强的后盾。”

新起点、新征程,法学院团委将继续以“团团向上”共青团员素质提升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跟党走,持续引领青年团员走实践报国之路,在青春的赛道上加速度、勇担当、展风采,以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团”卷。

审核人:唐琨

原文链接:http://sdn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13423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