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由校团委与音乐学院团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十一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在千佛山校区田家炳4636举办。活动邀请了音乐学院舞蹈系青年教师索美超老师,与大家分享“舞蹈身体观的转向与思考”相关问题。活动由音乐学院团委书记林淑玉主持,2021、2022级部分本科生参与了交流。
活动共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对“舞蹈身体观”的认识。索老师表示舞蹈中的身体是深刻的,具有多样性的,并从物质与哲学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解释。身体是舞蹈的载体,也是舞蹈存在的自身理由,要承载我们的思想,同时舞蹈是有文化密码的,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舞蹈风格是不一样的,其本身也体现出了不同地域、民族及时代的文化特色。第二部分是“专业舞蹈身体活动场域的转换与功能演变”的问题。在互联网传媒飞速发展并盛行的当下,很多专业舞者演出的地方不再局限于剧场,互联网等媒体使作品变得更受欢迎,同时也提高了对舞者的要求。在剧场中的剧情、表现是鲜明、完整的,而在互联网中的舞蹈则是虚化的、不完整的,因此如何在互联网传媒中进行表现是舞者们在当下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是“大众舞蹈身体活动场域的转换与功能演变”,大众舞蹈经过了由传统的在公共广场跳舞到疫情期间个人在家的广场舞的转变,索老师对大众舞蹈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作用进行了讲解。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现象的剖释与思考”。索老师提到传统的舞蹈作品很多都是回望历史,塑造人物,但将目光投向未来,而选择记录表现当下现实的作品则比较少见,甚至存在着许多空白,舞蹈的艺术内涵和形式亟待创新。当代舞蹈创作方向转移的过程也应向着关注社会、回归人民,抒发普通的大众当下最真实生活状态的过程。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通过索老师的讲解对“舞蹈的身体观”产生了更深认识,也更明确了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和发展方向。
索美超,舞蹈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讲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审核人:林淑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BnyqFT9uGcC1vU-JZKA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