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语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山东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师音济济”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24日赴济南市五区一县,面向六地农村幼儿园教师及保育员开展了为期5天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线下集中培训,并举行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收获了参训学员和当地教育教学部门的一致好评。
同语同心,推普助力乡村教育先行
本次培训分为济南市历城区、高新区、南山区、钢城区、长清区和平阴县六个实践地点,共有350名学员参与线下集中培训,均为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他们期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普通话教学水平,引导幼儿讲好普通话,改善当地教育质量。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前期调研和普通话前测的基础上掌握学员的普通话水平。
![](/__local/A/87/B9/A19A369F84702AB5939057F42B0_67BA9162_CE2A6.png)
在实际授课中,实践队成员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以普通话测试的题型为导向设计授课课程。350名学员分为7个班级,每个班级配备2-3名志愿者教师,团队采用“大班授课和分组纠音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大班授课侧重讲语音知识和发音基础,小组练习注重语音操练和语音纠正。
乡音新声,推普助力乡村文化新生
实践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包括“典耀中华,经典诵读”朗诵活动,学员们饱含深情,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祝福融入到红色经典的诵读中,用普通话表达对实现乡村振兴、共享幸福家园的美好期盼。
![](/__local/2/93/DF/FA16F8B0ECA9624CAB96A3E8ACF_50A21410_AC6B2.png)
同时,实践团队因地制宜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经典文化乡村行活动。挖掘整理乡规民约、地方戏曲、俗语民谣等乡村优秀语言文化资源,把乡村优秀语言文化资源编入普通话培训内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展经典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乡村行等活动,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汇力聚源,推普助力乡村内生发展
为深入了解对口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及使用现状,实践团队面向全体参训学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研,共计发放并回收了300余份有效调查问卷。学员普通话前期测试中,实践队收集了近1000分钟的语音样本,对不同方言区学员的发音特点和发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整个实践过程,实践队进行了十数次教学研讨,更新了30余次培训课件,回收了300多条语音作业,这些都为对口地区后期的普通话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经验和参考。
![](/__local/6/80/30/FE339D5EA282BB1DF5C0122A2FF_43728707_14C6FD.png)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此次推普社会实践中,基地的老师和同学们把个人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祖国最广袤的土地上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人:陈雨
原文链接:http://www.cie.sdnu.edu.cn/info/1131/6672.htm